评估脐带缺损的危险因素
在养殖场,养猪人倾向于把脐部疝和脐部脓肿归为脐部缺陷的单一类别。很可能是不同的因素导致了它们的发展,但这些因素究竟是什么仍然是推测而不是事实。
这两种脐带缺陷的共同点是,受影响的猪被认为是有缺陷的,通常无法通过传统渠道销售。
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兽医专业学生Mindi Bracy告诉记者:“当这些猪通过工厂时,包装工人不得不放慢速度。今天猪健康.“所以,这些猪通常被实施安乐死。”根据农场的缺陷流行程度,损失可能很快就会增加。
Bracy开始研究脐带缺损的风险因素,根据全球文献综述,这一风险因素在0.4%至6.7%之间。1
她的研究目标有两个:了解影响10- 12周龄猪脐疝和脓肿发生率的农场风险因素,并确定相关的细菌种群和抗生素敏感性,以指导合理使用。
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在一个大型的商业化生产系统中进行,记录了3%的猪脐带缺陷。前6个月的数据用于选择疝缺陷发生率高和发生率低的合同产奶场。共有11个具有相同基因组成的母猪场参与了这项研究。
Bracy走访了农场四次,观察并收集影响脐带缺陷率的因素的数据。从出生到12周龄,每个农场分两批,共22次收集。“我对这项研究视而不见,所以我不知道哪些农场属于哪个类别,”她说。
第一次拜访发生在强力清洗后和母猪进入产房之前。Bracy收集了农场和产房的特点和管理信息,以及产房设备和规程,包括清洗和消毒。
她还为产房清洁度评分,并在第2批观察之前进行洗后细菌拭子测试。
第二次在仔猪生产结束时进行。Bracy着重于管理步骤,如分娩诱导,脐带处理,仔猪干燥介质的使用和劈开哺乳协议。她还评估了仔猪的处理方法——仔猪年龄、工具清洁度、188金博体188金博体育给予抗生素、板条箱清洁度和垃圾洗涤分数。
第三次在猪进入育婴室后,Bracy在断奶时清点了疝的数量,并对任何发现的疝进行了剖检。在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访问中,她在猪10到12周龄时对其进行了评估,并再次计算了疝并进行了剖检。
Bracy指出:“从所有有脐脓肿的猪身上收集了用于细菌分离和药敏测试的样本。”
结果
在3至12周龄期间因脐部缺陷而剖检的猪中,约一半为真脐疝,另一半为脓肿。分离出的细菌包括Trueperella化脓性链球菌,葡萄球菌仕达屋优先计划链球菌。种虫害和巴斯德菌multocida,布雷斯报道。
她说:“在分析了所有观察到的因素后,只有批量和消毒剂的使用被发现对预测脐带缺陷有重要意义。”
例如,第1批的脐带缺陷发生率是第2批的2.43倍,而在没有使用消毒剂的情况下,脐带缺陷发生率是第2批的6.03倍。
她补充说,通过分析消毒剂和消毒剂的相互作用,在不使用消毒剂的情况下,脐带缺陷的几率要高出16.90倍。
Bracy说:“这是第一次将消毒措施与脐带缺形率联系起来。”“如果农场不消毒,脐带缺陷猪的比例保持非常稳定,比使用消毒剂的农场的比例更高。”
有趣的是,对于使用消毒剂的农场,第2批猪的脐带缺陷甚至更低。她补充说:“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知道我要来,所以他们在协议中做了一些改动。”“批次之间有一个月,所以可能会有未被检测到的因素,比如季节的变化。”
由于50%的缺陷是真正的脐疝,Bracy说,这提高了遗传与感染可能是风险因素的可能性。她指出:“追踪与脐带疝发病率相关的公猪遗传学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有益方面。”